“你说什么!铲除后顾之忧,夹击大梁!对!肯定是这样!按照他们行军的路线,绕过大梁之后,直接的目标.......
没错!肯定是这样!加上他们随身携带的大量攻城器械!没想到啊!秦军竟然还有如此心思,这是要让我们成为一座孤城!
可恶如此光明正大的阳谋,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破解!该死!”
梁玉终于想明白了一切,不由得恶狠狠地用拳头击打在城头石块上。
秦军如此行动,这样毫不掩饰,而他们却只能无动于衷,眼睁睁地看着秦军朝着其他仅剩的魏国城池而去。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依靠大梁的城防他们倒是毫不惧怕秦军,可是一旦出了城,那后果简直就难以预料,而且又怎么知道这是不是敌人的诱敌之计?
城内的大军事关大梁的安危,事关大王的安危!在如今这个时候,谁敢冒险!
没有人胆敢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他们无计可施!
听到梁玉的话后,其他人也是有些无奈的叹气低头。没办法,他们束手无策。
“梁将军,出了何事!”就在这时尸埠也赶到了。他一得知秦军异常的消息之后就立刻赶来了。
梁玉也是毫不隐瞒的将自己的猜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左丞相尸埠也是不由地沉默以对,他也是明白知道他们的顾虑,可是这又是无法避免的事实,所以他也是没有任何话说。
“这事,我们没有人可以承担,我们只能祈祷,希望他们能够多坚持一会,如今之计只能按兵不动继续坚守!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尸埠有些沉重地说道。
“属下明白!”梁玉语气有些悲痛,但还是强忍住心中的悲伤认真的回答道。
他知道其他的城池恐怕已经成了他们的弃子,他们没有办法前去营救,只能让他们在秦军的兵锋下自生自灭,这对于他们这些将领以及忧国忧民的左丞相尸埠来说是何等残忍。
可是大梁事关魏国存亡,里面有着太多顾虑,大王的安危,其他大臣的存在,还有将士的弱小,都在制衡影响着一切,所以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对策。
虽然残忍,但是却是对如今形势而言最好的办法。
梁玉等人站在城头眺望着远方,默然无言。
秦军大营,赵辰看着已经远去消失不见的王贲高顺大军,再次凝望了一眼大梁城头:“呵呵!你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希望你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末日即将来临,只有用铁血浇灌建立的和平才能让人害怕永固!”
赵辰眼中厉芒闪过,随即转身返回帅帐。
时间流逝,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时分。在宽阔的平原之上,一条掀起滚滚烟尘的黑色长龙,突然停下了脚步。
大军前头,王贲骑着战马转身看着一旁的高顺,他知道是时候分开了:“将军告辞,保重,万事小心!”
王贲抱拳说道。
高顺也是抱拳告辞,瞬间原本浩大的无垠的黑色汪洋瞬间一分为二,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高顺率领其中较小的一部分,掉头朝着荧口河道而去,而王贲则是继续朝着不远处的城池前进。
在高顺他们离去的一个多时辰之后,赵辰再次率领秦军展开了骚扰攻击,巨石轰鸣,弩箭齐射,旌旗招展,矛戈纵横,战士前仆后继,呐喊厮杀,秦军精锐铁血,阵型严整,反应迅捷。
敌军人数众多,占据地利,经由老将指挥,稳重坚固,两者相持不下,秦军虽强,但依旧无可奈何大梁的防御,最后是以只能缓缓收兵。
虽然秦军撤退,但带给梁玉他们的压力依旧未减,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秦军在拖延时间的一种策略,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拖延的不是大军会合的时间,反而是他们末日的到来!
就在秦军再次撤退回营的时候,高顺此时此刻已经成功带领大批民夫将士赶到了大梁鸿沟下游河道的荧口。
来到这里之后,高顺没有立即行动,反而先是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清楚四周情况,并在一旁比较狭窄,并且四面较为安全空旷地方安营,这里大部分都是山石众多,根本没有比较好的驻扎场所,所以只能从中选择一个较为安全不易出现差错的地方设立营地。
做完这一切之后,高顺这才带领郑国先生,来到鸿沟所在,亲自探查,等待他的观察结果,看如何下手,在那挖渠蓄水较好,才不会出现泄露崩塌,殃及自身。
大梁城地处平原地带,四周河流众多,不远处更有黄河之水东流而去,鸿沟南下必经大梁城池所在,距离之近不足十余丈,堪称是大梁的天然护城河。
所以若想蓄水冲击大梁,水口所在只能在鸿沟之处,并且想要引水,需要将其下游堵塞,使其水流无法泄露,让水位上升,这样才能在掘开水道之时,让黄河以及其与河流大水合流冲向大梁。
而这其中荧口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才需要郑国亲自出马,勘测确定,才不会出现差错。
终于经过半个多时辰的观察检测,郑国确定了河道的开口之处,并命人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堵塞河道,提高水位。
在其下令之后,高顺立刻安排民夫将士以及工匠协助,由于这里河道水沟不是非常宽大,所以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很快就把一袋袋泥沙投入河沟,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将近大半天的时间,河沟水道就要被完全堵住,鸿沟水位也是立竿见影的开始飞速上升,瞬间就超过原本的水位大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